Tuesday, March 19, 2013

大马高级教育文凭(STPM)一个尴尬的考试



自古,考试被视为鉴定个人的才能,被用来遴选优秀人才的途径。自帝国时代,科举考试和武状元比试都是君王用来挑选最具才华的优秀人才以匡扶社稷,壮大皇朝。而考试,就是不偏不倚,光明正大,直截了当的让全部所谓的人才在同一个平台上比试以确定何者的才能较高,何者的才能较适合某领域。这就能达到唯才是用,让才能发挥的淋漓尽致以促进国家发展,民族兴旺。

今天,大马高级教育文凭考试, 一个被视为大马最具挑战性的考试成绩放榜,成绩比去年还要好,翻开报纸,无不看到考生们个个眉开眼笑,欢喜不已。我也替他们高兴,毕竟,他们是好样的,勇敢的,勤劳的,刻苦的,在准备考试时所做的努力与用心,不是我们这些没考过的人能完全理解的。可是,在过去很多年,我们所看到的是,考生在三月时,眉开眼笑领成绩,六月时,很多优秀生又愁眉苦脸,甚至一些还痛哭流泪的上报“申冤”。考到全国第几第几,却没机会就读某某科系,没机会获得某某奖学金出国深造(去年因为大选已近,所以,情况略微改善,可还是很糟糕)。一番努力换来却是一间国内二等大学的非理想科系。试问,就算那学生有无限的才华与潜能,在这种情况下,他的潜能是会被永久埋没,还是得以发掘?让你拼了命去考,考好了却没有美好的保障,面对考生,大马高级教育文凭能不尴尬吗?

这情况发生的原因是因为大学预科班的推行与存在。考完大马教育文凭试后,很多学生会被大学预科班录取,但录取条件并不是以成绩优越为准。录取人数也相当大,有时甚至多过参加大马高级教育文凭试的人数还多。这群预科班生在念完后,只要成绩过关,大学学位几乎是十拿九稳,无需与大马高级教育文凭生厮杀以争取学位。就这样,马来西亚大学每年录取数以万计的大学生的素质,能不出问题吗?大学在世界的排名能有进步吗?在此,我们不谈大学排名问题。我想说的是,为何我们有这么不同的大学录取基准呢?一个只需过关就有保障,一个就算名列前茅,金榜题名都未必能心想事成。一个历史悠久,又受国际多间著名大学承认的考试,在自己的国度里竟沦落到如此地步,实属悲哀。在外国昂首挺胸,在国内却不举的考试,大马高级教育文凭试能不尴尬吗?

或许,有人会说,预科班比较强因为他们在那两年强攻所需的知识,以做好准备上大学科系,比较具资格。可是,大家都知道,在预科班推出前,大马所有大学不都是录取大马高级教育文凭生,而且,大都修满学分毕业,在社会上,甚至世界上大展拳脚。况且,大学的许多专业科系如医学,法律,工程等都经过专业团体如医药工会,律师公会,工程师协会审核以确定大学生毕业后的专业资格。如工程系必须就读四年,修满指定学分方可在毕业后受到该协会的承认。因此,预科班的强攻某某知识会不会是小题大作,劳民伤财,浪费资源呢,还是另有目的?再加上,每年大学毕业典礼上,荣获一等荣誉文凭的毕业生的百分比是预科班生较多还是大马高级教育文凭生多,毕业生们心知肚明。这再一次让大马高级教育文凭尴尬,拿着它,未必能进大学,但如果拿着它进大学,却又有名列前茅的辅助。
这类尴尬要如何解决,照理我们是因该问教育制度政策决策者与执行者,可是,这么多年过去了,这么多眼泪,诉求与谩骂都无法改变。不如,这次问问大马选民,求求大马选民,让他来次改朝换代,看有何改变,看可否解决这尴尬场面。从古至今,教育乃一国之本,纵观现今,哪一个发达国家,高收入国家不是由好的教育政策与实行发迹的呢?教育没搞好,如何能成高收入国呢?用魔术变出来的高收入能持久吗?

注:新教育制度(KSSR),其实,该理念是正面的,是对培养多元化学生有很大帮助的。可是,决策者的依样画葫芦,没弄清该理念与真谛及实行时该注意的细节,仓促实行的行为态度,搞得教师像学校书记,学生像无头苍蝇,家长一头雾水,胆战心惊。错在家长,学生,教师,还是决策者?该不该把错的给换掉?